Search


 
工作的緣故,無論日夜,無盡陳列的影像與文字,無盡流淌的意義。一天一天,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 
工作的緣故,無論日夜,無盡陳列的影像與文字,無盡流淌的意義。一天一天,我覺得自己失去耐心,像是人壓根可以越過靡遺的敘述,觸及某觸覺、某圖景,卻被精心的影像與文字,妨礙了親密。
 
就像喜劇與綜藝演員下了戲並不愛笑,寫作的人也總是能不寫就不寫,能不說就不說。如同在閱讀中疲倦,我們也對自己吐出的語言,感覺膩煩---每一字都是多餘的。
 
關於此,我想提一本書,是彼得漢內克的《守門員的焦慮》,主人翁的性格一如小說的文字本身,對這個世界有一種關於沾黏、隨即有意義將產出,的焦慮。於是蜻蜓點水一樣地活著,書也是那樣隔得遠遠地寫。風光清明。
 
那對我來說是療癒的,更成為一份隨身攜帶的提醒。以下是我很喜愛的一個段落:
 

’’……其他細節也失去了它們的意義……所有的一切讓他冷靜,一切又回到它們的位置上。宛如和平共存。……用不著再去推測點唱機上的松雞標本;房間天花板上休眠的蒼蠅也不再影射什麼。
 
看見:一名年輕人如何以手指梳理頭髮;看見:一個年輕女孩倒退著去跳舞;看見:一群年輕人站起,扣上外套;聽見,洗牌時,紙牌啪噠作響,但,已經不需要在上面浪費時間了。
 
布洛希變得疲倦。他越疲倦,越能清楚感知一切、區別一切。他看見,每當一個人走出去,門便保持敞開;他看見,總是又有一個人起身,將門關上。他是如此疲倦,他看到的只是物體的外形,尤其是那些輪廓。彷彿物件有的僅是輪廓而已。所有的一切,他都能直接看見與聽見,而不像從前,必須先將它們譯為單字,或根本視作單字或文字遊戲來理解。他處在一種狀態之中—這一切讓他感覺極為自然。’’
 
-《守門員的焦慮》
 
 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影評人,作家,著有《離席:為什麼看電影?》《謎樣場景:自我戲劇的迷宮》《尤里西斯的狗》。聯絡方式 [email protected]
View all posts